1.关于铃的成语有哪些

2.解铃还须系铃人是什么意思

关于铃的成语有哪些

解铃系铃的意思-解铃系铃

扬铃打鼓、解铃系铃、掩耳盗铃、虎项金铃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扬铃打鼓 [ yáng líng dǎ gǔ ]

解释:比喻大声张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二、解铃系铃 [ jiě líng xì líng ]

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自: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

译文:一天有一个叫眼的人问大家:‘虎的脖子上系了金铃,谁能解下来?’众人没有回答,老师刚到,眼将这个问题告诉他,他回答说:‘系的人能解下来。'

三、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秦 吕不伟《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译文:百姓有到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那钟太大不可背负。所以用铁敲碎,钟被碰撞是有声音。怕别人听见声音来抢,所以就捂着自己的耳朵。

四、虎项金铃 [ hǔ xiàng jīn líng ]

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自: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

译文:一天有一个叫眼的人问大家:‘虎的脖子上系了金铃,谁能解下来?’众人没有回答,老师刚到,眼将这个问题告诉他,他回答说:‘系的人能解下来。'

五、解铃还需系铃人 [ jiě líng hái xū jì líng rén ]

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自: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

译文:一天有一个叫眼的人问大家:‘虎的脖子上系了金铃,谁能解下来?’众人没有回答,老师刚到,眼将这个问题告诉他,他回答说:‘系的人能解下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什么意思

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是:第一,思考问题要学点逆向思维,换个角度找答案;第二,解决矛盾要靠抓根本,抓关键,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也得怎么去解决。

一、介绍

解铃还须系铃人(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宋代惠洪《林间集》,明代翟汝稷《指月录》也记录有相似的故事。

据《林间集》记载:一天法眼和尚问大家:“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大家回答不出。正好泰钦禅师来了,说:“系金铃的人能解下来。”后人用“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惹出来的麻烦由谁去解决;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可独立成句。也说“解铃系铃”。

二、有关的成语故事

南唐时期,金陵有个清凉寺,寺里有个禅师,叫泰钦,法号法灯。在他还是小和尚的时候,就性格豪爽,不像其他小和尚一样听话,不仅不去念经拜佛,而且还不遵守寺院的纪律,其他小和尚都看不起他。只有方丈法眼觉得这个小和尚聪明机灵,悟性很高,特别器重他,认为他以后一定能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一天,和尚们都聚在一起听方丈讲经,法眼禅师突然问道:“老虎的脖子上挂着个金铃,谁能把金铃解下来?”那些和尚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说不出答案。

半天也没人回答出来,正好在这个时候,外出玩耍的小法灯回来了,法眼又把那个问题问了一遍,法灯不思索地说道:“是谁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啊!”众和尚一听,豁然开朗。法眼禅师也非常赞赏他的回答,于是当众表扬了法灯。后来,法灯果然成了一位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