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叛亲离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众叛亲离
1.众叛亲离意思
2.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3.众叛亲离的意思解释
众叛亲离意思
众叛亲离的意思是: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一、众叛亲离的释义
1、众叛亲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失去民心或失去亲人朋友支持的人或组织。
2、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叫做鲁隐公的政治家,他因为私心和不当行为导致众叛亲离,最终被迫流亡。这个成语从那时起就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一个形容人心向背、失去支持和孤立的常用成语。
二、众叛亲离的出处
1、众叛亲离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在这部古籍中,左丘明描绘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行为不得人心,导致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这个成语从那时起就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一个形容人心向背、失去支持和孤立的常用成语。
2、在故事中,主人公因为私心和不当行为导致众叛亲离,最终被迫流亡。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众叛亲离这个成语的经典例证之一。
三、众叛亲离的组词
1、叛亲离的结果
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众叛亲离的最终结果,如政治上的失策、个人的错误行为等。
2、众叛亲离的局面
形容一种不得人心、失去支持和孤立的局面,常用于形容政治上的孤立或个人处境的艰难。
3、众叛亲离的困境
形容当一个人或组织失去民心和支持时所面临的困境,常用于形容政治家或***的艰难处境。
4、众叛亲离的边缘
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其行为或政策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反感和反对。
众叛亲离的例句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众叛亲离是什么意思
众叛亲离,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不得人心,陷入完全孤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示例:
1、《文选·陆倕·石阙铭》:民怨神怒,众叛亲离。
2、《南史·傅縡传》:“兆庶流离,转尸蔽野,货赂公行,帑藏损耗,神怒人怨,众叛亲离”。
3、唐·辛替否《谏造金仙玉真两观疏》:夺百姓之食以养残凶,剥万人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水旱不调。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他坚持与人民为敌,以至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成语造句
1、贪婪可以加速一个人的灭亡,众叛亲离,变得疯狂。
2、若不修德政,恃险肆暴,就会“舟中之人皆敌国也”,以至众叛亲离,重蹈桀、纣的覆辙。
3、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建不世功业,留丹青美名;虽众叛亲离,然九死未悔;留无用之躯,笑异世红尘。
4、一意孤行的人,必然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5、因为与家人意见不合,打架,让他接近众叛亲离的地步。
6、心理战和众叛亲离的萨达姆家族开战前,世界媒体广泛报道了美国发动的劝降心理战。
7、你再这样我行我素,迟早会众叛亲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众叛亲离
众叛亲离的意思解释
众叛亲离的意思: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近义词:
1、分崩离析。
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孤家寡人。
古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3、土崩瓦解。
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反义词:
1、同舟共济。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2、众望所归。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3、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众叛亲离例句:
1、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2、为政者倒行逆施,最后总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3、腐败致富路不通,众叛亲离一场空。
4、心理战和众叛亲离的萨达姆家族开战前,世界媒体广泛报道了美国发动的劝降心理战。
5、地主在节节败退之后,惶然四顾,只见众叛亲离,四面楚歌。
6、阁下既无知人之明,现被众叛亲离,也属理所当然。
7、他因大公无私而众叛亲离。
8、经理要是一直如此刚愎自用,最后一定众叛亲离,公司也就土崩瓦解了。
9、领队要不是答应了队员的部分要求,他可能已众叛亲离了。
10、因为与家人意见不合,打架,让他接近众叛亲离的地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